您好!欢迎访问MK体育app官网下载入口

全国服务热线:

17520252665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销量下滑,日系车在中国努力求变

发布时间:2024-07-27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 黄兴 王辉】编者的话:“中国车企正在开发搭载人工智能功能的新车,除价格以外,在技术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在最新数据显示日本车企在中国市场表现欠佳之际,有日本媒体这样描述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革新给日系品牌带来的感受。伴随着不断有企业调整燃油车产能,并加大同中企的技术合作,日本汽车品牌正努力求变,迎接中国市场的新挑战。

销量下滑,日系车在中国努力求变-Good Luck To You!

在今年6月的大湾区车展期间,一位参观者体验引入中企技术的日系汽车品牌车机系统。

从霸榜到低迷,三大日系车企表现不佳

在北京五棵松的一家国产造车新势力的销售展厅内,《环球时报》记者遇到了前来购车的周先生一家。他告诉记者,此次购车是希望将家中现有的某日系品牌SUV换为新能源汽车。“一方面现在二手油车保值率在下跌,我想将车尽早出手;另一方面是周围的朋友们对新能源车的评价越来越高,我也想给家里人更新鲜的出行体验。”看着正在展车内体验冰箱、彩电和按摩座椅的妻儿,周先生这样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在6年前以超过40万元人民币购入的日系品牌SUV,其最新迭代产品的驾乘体验已不如同价位的国产新能源车。当下同周先生持有类似选车心态的消费者不在少数,日系车主换购新车时,不再优先考虑日系品牌。

目前,三家主要日系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表现并不乐观。行业数据显示,在2024年5月,日产销量约6.1万辆,同比下滑1.7%;本田销量约6.6万辆,同比下滑幅度高达34.7%;丰田销量约12.4万辆,同比下滑15.8%。

凭借着价格实惠、油耗低、皮实耐用等优点,日系车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中国汽车市场赢得相当不错的份额。广汽本田的雅阁、广汽丰田的凯美瑞、东风本田的CR-V以及东风日产的轩逸,都曾经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中长期占据榜首的位置。

然而,时至今日除了轩逸一款车型月销量过万以外,日产曾经的销量担当逍客、奇骏、天籁都呈现出了“疲态”。而丰田和本田也仅有锋兰达、RAV4荣放、CR-V、卡罗拉锐放、雅阁、威兰达这几款车型的月销量过万。和此前日系品牌在SUV、轿车等细分市场“霸榜”多年的情形对比强烈。

来自市场的趋势也传递到了汽车生产线。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东风日产位于江苏常州的工厂已于6月21日关闭,常州工厂是日产在中国8家工厂中规模最小的,却是2020年11月投产的最先进的工厂。这一举动标志着日本汽车品牌在华战略迎来拐点。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5月纯电动汽车占中国新车销量的比例较去年同期提高9个百分点,升至40%。电动汽车销售方面起步较晚的日本车企市场份额在1至5月降至12%,当前的低迷状态越来越明显。日本车企的“优化多米诺”正在中国扩散,三菱汽车在2023年停止在中国的生产和销售、本田在5月决定裁减合资公司的员工。日本车企此前一直在世界最大市场中国增加投资,但在当前的市场劣势下纷纷推进结构改革。

产品迭代落后市场需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27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汽车市场总量近年保持在一定水平,车企的市场份额变化主要体现在迭代消费。这就要求车企产品迭代的速度要更快,追求更多品种、更加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但目前来看,日系汽车品牌的产品迭代速度跟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品牌的竞争力在提升,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都在新的赛道发力,产品的迭代速度和竞争力明显占优,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付于武这样表示。

伴随近年来日本车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中压力增大,日本媒体也在分析日本车企的现状,以及中国车企为何成功。《日本经济新闻》网站25日刊发的一篇文章分析称,在燃油车时代,欧美车企在采用新技术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日本车企通常在该技术进入成熟期开始跟进,而中国车企则在该技术进入枯竭期才开始使用。但一位欧洲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的高管表示:“在新能源汽车崛起的时代,绝大多数新技术都来自中国企业。而且从新开发的零部件供应清单来看,率先采用新技术的中国车企数量大幅增加。”

日本企业研究院院长陈言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说,当下汽车产品已由传统的机械产品向智能终端的方向发展,但在数字信息时代鲜有作为的日本汽车制造业,面临新一轮的产业竞争时,无法再用过去的工业体系进行应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开始与传统制造业紧密结合,新的工业体系和行业生态开始形成,中国在这一阶段的后发优势开始显现。相比之下,日本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是与社会投资和技术革新紧紧关联在一起的。但目前没有看到日本企业出现大量的设备更新,或者在信息技术上取得比较大的进步。今年一季度,日本设备更新同比下降了0.3%,这说明日本制造业更趋保守,投资意愿降低。在没有设备更新的情况下,是没有办法实现技术进步的。”陈言这样分析称。

不过陈言强调,日本车企在新能源汽车时代的落后可能源于企业战略的抉择,或者对市场的判断和取舍。日本汽车制造业实力仍然非常强,技术储备也非常丰富。

日本瑞穗银行产业调查部长定冈佑二今年5月在《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撰文称,虽然中国市场竞争环境激烈,但从有效利用现有资产和研判汽车产业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的角度来看,日本车企仍然需要在中国市场积极竞争。

定冈佑二认为,日本车企的努力不一定能在短期内夺回市场份额,但是从在新能源技术、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居于全球领先地位的中国市场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日本车企今后的行动值得关注。

扩大合作,对接中企技术、事实上,日系汽车品牌很早就在中国市场布局新能源车。于1997年投产的丰田混动轿车普锐斯被认为是全球量产新能源车的鼻祖。2005年,丰田携第二代普锐斯登陆中国市场,此举被认为揭开了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序幕。此后,本田在中国市场引进了混动车型。日产也将纯电车型“聆风”投向中国市场。

然而,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拥有强大的竞争力,让日本品牌逐渐式微。甚至在日本汽车引以为傲的混动技术方面,中国车企也大有赶超之势。中国车企近来推出的插电混动技术以“电”为核心,而丰田等日本企业则以“油”为核心。这两种不同的混动路线风格,正在中国市场展开激烈竞争。除了在汽车动力形式上的竞争外,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中国品牌也处于领先地位。

付于武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电动车领域,很多跨国汽车公司开始跟中国品牌进行深度的绑定和技术合作,建立一种新的生态。例如斯泰兰蒂斯同零跑汽车成立了新的新能源车合资企业。我认为这可能是未来中外汽车产业新的合作方式,这有利于企业以更快的创新速度,拿出更适合中国汽车市场的产品。”

近年来,日系品牌也在不断拿出应对措施,积极和包括比亚迪、华为、等在内的中国新能源及科技领域企业合作。

在2023年上海车展开幕前夕,丰田上市了采用比亚迪旗下弗迪电机和磷酸铁锂电池的纯电动轿车bZ3,这也是2020年在丰田和比亚迪成立纯电动车研发公司后推出的首款车型。

2024年3月6日,丰田推出第九代凯美瑞,该车型搭载与华为联手打造的车机系统。4月8日,有消息称,丰田将搭载华为智能驾驶硬件方案,而软件算法则由中国自动驾驶独角兽Momenta提供。

在2024北京车展期间,与丰田宣布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云和数字化生态等能力,同丰田移动出行服务相融合。

除了丰田外,本田和日产也发布了其在华的新能源计划。2024年4月16日,本田为中国市场推出全新电动品牌“烨”。本田计划到2027年向中国投放10款纯电动车,到2030年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要提高至80万辆。在2024年北京车展上,日产汽车携全系电驱化车型亮相。日产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内田诚表示:“中国市场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日产汽车需要迅速应对并保持竞争力。”“日本车企选择与中国企业合作对于增强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是有好处的。”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秘书长孙晓红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日本车企会选择一些比较成熟的、已被市场接受的车型与中国合作,能够迅速打入中国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新能源汽车与中企竞争中处于下风的被动局面。

你可能想看: